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位于北京市復興路9號。展覽大樓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開放,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2012年9月,軍事博物館對展覽大樓加固改造,2017年7月竣工。加固改造后,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建筑面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近6萬平方米。主樓建筑高94.7米,南北兩側各4層,樓頂裝有直徑6米的巨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全館有43個陳列廳(區)。
軍事博物館主要從事收藏、研究、陳列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斗爭歷程和人民軍隊建設成就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以及反映中華民族五千年軍事歷史和世界軍事史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圍繞黨和國家及軍隊的中心工作,舉辦各種專題性、時事性、紀念性展覽。接待國內外來賓和觀眾的參觀訪問。組織開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組織開展與國內外博物館之間的業務交流。下轄綜合辦公室、編輯研究室、宣傳教育室、設計美術室、藏品征集保管室、文物保護室、信息資料室、安全保衛室、通州分館、懷柔分館等10個中層單位。同時還設有學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委員會。
文物收藏。軍事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反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史、中國古近代軍事史和世界軍事史為主。館藏特色文物為武器、軍服、證章和軍事題材藝術品等。現有文物18萬余件套,一級品1793件套。館藏文物包括飛機、大炮、艦船、導彈、槍械、彈藥、冷兵器、勛章、證章、印章、錢幣、陶器、瓷器、器具、服裝、旗幟、文獻、筆記等。代表性文物有:秦兵馬俑、西漢鐵鈹、漢代鉤鑲、隋銅虎符、元至正十一年銅銃、明洪武五年碗口銃、明洪武十年銅銃、明東司房錦字號象牙腰牌、明王忬象牙腰牌、清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太平天國鐵炮、左宗棠印章、丁汝昌戰袍、“鎮遠”艦鐵錨、金陵機器局造銅炮、加特林機槍、葉挺北伐戰爭使用的指揮刀、朱德在南昌起義中使用的手槍、毛澤東送給袁文才的皮裹腿、賀龍的獅鈕印章、紅軍的第一部電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印章、周恩來的紅星獎章、瀘定橋鐵索、賀龍題寫的“興盛番族”錦幛、黃土嶺戰斗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楊靖宇的印章、左權的轉輪手槍、八路軍軍工部生產的“八一”式馬步槍、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代表日軍投降時呈繳的戰刀、我軍的第一輛坦克“功臣號”、北平(今北京)城門鑰匙、黃繼光的朝鮮金星獎章、王海駕駛的米格15戰機、頭門山海戰英雄炮艇、U2飛機等。
軍事博物館以全軍各大單位調撥、個人捐獻和轉讓等方式,對我軍歷史文物和中國近現代文物進行系統征集,奠定軍事特色鮮明的紅色大館的文物優勢地位。近年來,采取捐購結合的方式,加大對世界軍品的征集,征集到極具收藏和研究價值的珍貴文物近2萬件(套)。
軍事博物館文物庫房,建筑面積約1.8萬平米,下設藏品庫、珍品陳列室、總賬室、攝影室、3D數據采集室、修復室、武器保養車間等功能區,配備恒溫恒濕系統、環境監測系統、氣體滅火系統、信息化管理系統、通訊系統、安防系統,成為集文物管理、陳列展示、文物保護、文物信息采集和安全防范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信息化、專業化藏品庫房。